摘要:“文明,让城市更美好”系列报道之六山水名城的传统文化复兴桂林生活网讯--桂林日报(记者景碧锋 文/摄)有论者言:事实上,地球上以峰林溶岩为审美主体的景观绝不只是桂林一地,桂林之所以被称为山水名城,仰仗的是名城地灵人杰、物华天宝的承载,宋人王...
“文明,让城市更美好”系列报道之六
山水名城的传统文化复兴
桂林生活网讯--桂林日报(记者景碧锋 文/摄)有论者言:事实上,地球上以峰林溶岩为审美主体的景观绝不只是桂林一地,桂林之所以被称为山水名城,仰仗的是名城地灵人杰、物华天宝的承载,宋人王正功“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语,依托的也正是地方人文的厚重积淀。
桂林山水所具有的这种文化特质让专家广泛认为,区别于张家界、九寨沟纯粹自然的景观,桂林山水是被人文化了的山水。千百年来,数不尽的文人墨客将桂林山水进行吟咏。
桂林这种悠久而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对桂林的文明城市建设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要求,即如何继承、弘扬传统的历史文化,为山水增辉,让传统焕发新生。对此,桂林提交了自己精彩的答案。
以徐悲鸿故居为代表的历史名人文化,是桂林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寻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价值
“任何一届当政者、城市管理者,都应该尊重、敬仰、呵护桂林的历史文化,否则就是对桂林不负责、对桂林人民不负责、对桂林的历史不负责。”2014年,在全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在主持召开的桂林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专题座谈会上掷地有声地说。
在赵乐秦看来,人们通常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实这句话仅仅概括了桂林的山水之美,他觉得应该再加上一句“桂林文史誉神州”。
桂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占了广西文化的半壁江山,特别是从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历史的不同阶段和许多节点都与桂林有关,形成了抗战文化等独特的资源。作为当代的桂林人,特别是城市的管理者,要本着对桂林如此厚重的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追根溯源,发掘抢救、整理收集、保护传承、利用发展好桂林的历史文化资源,千万不要遗失掉自己的根!
赵乐秦说,挖掘、利用好桂林的文化资源,传承、弘扬好桂林的历史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当务之急是拾遗补缺,把散落在民间、各社会团体和机构的“散珠碎玉”,像葡萄一样一串串地串起来。这项基础性工作要尽快着手,“要钱就先拨,要人就先选”。要根据桂林的文化形态和历史地位的轻重以及影响力的大小,优化专题研究,科学甄选课题,合理分配研究力量。结合桂林市发展实际,加大拔尖人才选拔力度,充实文化研究保护利用人才队伍。
从2014年开始,桂林市委先后召开了多次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提出大力实施“寻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价值”战略,要在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利用方面唱好“三部曲”:一是把散珠碎玉式的历史文化像项链一样串起来,进行抢救式搜集,整理归纳,形成完整的历史文化遗存。目前这一步工作基本完成。二是对历史文化进行研究、论证、提炼、包装,凸显其价值,这是“三部曲”的关键。三是项目的实施和活动的策划,推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精品。
明代遗留下来的靖江王府,是中国古代藩王文化的代表。
在桂林市委、市政府强力推动下,这“三部曲”很快奏出美妙“音符”:将靖江王府、正阳东西巷、逍遥楼等组团,建成近一平方公里的历史文化旅游休闲街区,重现历史文化经典,建设、恢复、改造一批地标性项目;创作一批有“桂林”印记的文艺精品,在201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桂林分会场惊艳亮相,精彩呈现“央视春晚,桂林最美”;进行历史文化标识及相关研究整理工作,建成一批以抗战文化为内容的历史文化标识,保护、修缮历代名人故居;做强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华南地区唯一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于2014年揭牌,靖江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基本框架初步呈现,7座王陵陵园考古清理发掘工作入选“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项目”;保护好、发掘好红军长征过桂北的历史遗存,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让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在桂北大地传承永续;一批“高大上”文化项目相继落地,历史文化与时代脉搏紧扣,提高城市文化与旅游品位;推动中国传统村落建设工作,启动中国传统村落示范村建设工作……这些举措,使得桂林的以甑皮岩遗址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秦代灵渠为代表的古代军事水利文化,以桂海碑林为代表的古代摩崖石刻和山水诗文文化,以明代靖江王府、王陵为代表的藩王文化,以西南剧展为代表的抗战文化,以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和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李宗仁官邸及故居、徐悲鸿故居为代表的历史名人文化……一系列深厚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得以盘活。一个个极具桂林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重现老百姓视线,浸润着桂林人的心灵,也让桂林这座美丽的城市更有深度。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2019-12-20 11:27:33我来说说阅读 次
恢复这座城市最为荣耀的文化记忆
自秦汉以来,坐落在祖国西南边陲的桂林就以其秀丽的山水赢得了历代文人骚客的赞誉;在2000多年的建城史中,无数志士仁人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留下了丰富多彩的辉煌硕果。
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历史、地理方面的原因,桂林进入了它有史以来最为繁盛的岁月,文化名人云集,书店出版社林立,图书报刊琳琅满目,文化团体如雨后春笋,文化活动高潮迭起,成了当时名满全国的“文化城”。
然而,许多年以后,很多人只看到这座城市山水的秀美,而遗忘了她的荣耀与顽强。
“在历史闭幕的地方,我们重新出发。”2014年,“西南剧展”举办70周年之际,广西师范大学“桂林抗战文化研究与教育实践基地”和广西文科中心桂学研究团队发起“温故桂林文化城·新西南剧展”系列活动,一群风华正茂的大学生重排、重演《秋声赋》《旧家》《桃花扇》《芳草天涯》等桂林抗战文化城时期的经典剧目,温故“西南剧展”,纪念那段壮怀激烈的岁月,传承中国文人的风骨和担当……
话剧《花桥荣记》在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校区演出中。
为了将“新西南剧展”延伸得更加贴近桂林地方生活,新的剧目青春版话剧《花桥荣记》选取了桂林籍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台北人》系列中的一篇同名小说。由剧作家张仁胜完成话剧剧本的改编,广西师大文学院教授黄伟林、刘铁群担任学术指导,老师向丹和文学院学生朱玢倩担任导演,演员是清一色的广西师大学生。
“那双筷子还在老家筷筒,那碗米粉还在老家碗中,那扇牢门还在梦里打开,那个味道还在老家等我重逢。”2019年11月15日傍晚,《花桥荣记》又一次在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校区上演,座无虚席,一票难求。
自2017年5月首演以来,青春版《花桥荣记》在校内外获得广泛关注与好评,并在第八届广西校园戏剧节的评选中获得大型剧目类一等奖。这是继广西师范大学“新西南剧展”重排、重演《秋声赋》《桃花扇》《旧家》之后的又一硕果,也是“新西南剧展”第二季的核心剧目。3年多来,青春版《花桥荣记》先后在桂林、南宁、北京、上海、贺州等地展演,频频戳中观众泪点,收获好评如潮,已成为令人瞩目的新文化现象。
“西南剧展”生发于民族危亡之际的1944年,70年后又一次获得了新生,成为桂林新的文化标识。从“西南剧展”到“新西南剧展”,让传统焕发新生,从校园走向全国,这是桂林复兴抗战文化的一个缩影。
“抗战期间,桂林集中了全国大部分的文化名人,文化活动相当活跃。抗战文化是桂林文化中最有特点的一部分,桂林可以建个‘抗战文化博物馆’,或者叫‘抗战文化陈列馆’。要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研究、探讨和策划,要把整理、发掘、展示抗战文化作为文化项目、文化工程来做好。”2007年5月2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到桂林考察调研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时这样讲。
如今,以“新西南剧展”重排、重演及“桂学博物馆”的建设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活动,都在致力于恢复这座城市最为荣耀的文化记忆。
《桂林有戏》节目演出后演员合影。
用观众能接受的方式来讲述桂林故事:桂林城市历史的另一种温故
“远目眺山峦,奇峰生池间。观止叹漓江,碧波荡清涟。汉元置始安,沧桑两千年。今朝数风流,自奋莫等闲。”近日,杉湖畔华灯初上,游客络绎不绝。湖畔北侧闹中取静之处,“桂林有戏”剧场内,市民们饭后聚齐于此,听一出唱尽桂林历史、文化的《桂林有戏》。这一集桂剧、彩调、文场、大鼓、弹词于一体,聚典雅舞台、精致灯光、华丽服装、青春气息于一堂的文化盛宴,让在场不少平日鲜少接触传统戏剧的观众入了迷,不大的剧场内掌声迭起,惊叹不断,让人仿佛回到桂林戏剧最为繁盛的旧时光。
桂林这一方城池,山水作骨,文化为魂。“桂林有山,桂林有水,桂林有戏,山水戏交辉映……”2017年6月,《桂林有戏》首次公演便惊艳了观众,多种桂林地方戏曲经过现代艺术加工和精心打造,焕发出了新的舞台魅力。赵乐秦书记更是在当天来到市戏剧创作研究院调研,观看《桂林有戏》首演,与演员亲切握手,祝贺演出成功。他一再强调要把桂林历史文化的“散珠碎玉”串起来,让桂林文化品牌亮起来,取得突出成效。而近年来,我市不断涌现的原创精品戏剧演出就是这一命题下最鲜活的实践。
《桂林有戏》仅仅是近年来我市戏剧文化创作精品的冰山一角。自从2014年全市上下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致力于实施“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战略以来,创排了《欧阳与桃花》《刘三姐》《破阵曲》等大型剧目,让桂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魅力空前彰显,也让根植于山水之间的优秀戏剧文化日益焕发出新的光彩。
“2012年,桂林戏剧迎来改制,试图在艺术创作的基础上更加贴合市场。但是我们的创作还是遵循立足本土,让每一个剧目都能得到桂林水土的滋养。”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改制的浪潮与桂林市“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的战略布局效应叠加,桂林戏剧精品加速涌现———2018年9月,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成立以来制作的首部大型新创桂剧项目《破阵曲》亮相第十届广西戏剧展演;“三月三”期间,结合了民乐加电声组合的原创作品《“三月三”·山水梨园》桂林音乐演唱会成功演出;2017年,由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重排的经典大型桂剧、现代革命样板戏《红灯记》公演,桂林戏剧创作研究院历时3年打造的一台桂林戏曲综艺演出《桂林有戏》惊艳亮相……这些戏剧精品节目或反映桂林“抗战文化城”历史,或着墨于桂林红色文化,或是还原桂林传统的风土人情,基于桂林文化的滋养,同时又充分归纳、总结、提升桂林文化的吉光片羽,结合创新的叙述方式与新媒体手段,把过去的故事澄澈地翻译到当下,用观众能接受的方式来讲述,从而成为桂林城市历史的另一种温故。
一袭纱幕缓缓拉开,幕帘背后的桂林山水揭开神秘面纱展现在舞台上。小船划过,当船上众人还沉浸在这“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美景中时,悠扬的歌声从如梦似幻的江面传来,伴随着熟悉的旋律,两岸山岭忽然沉寂,一鸟入林,百鸟压音——— 2018年7月25日,新编大型民族歌剧《刘三姐》就以这样的开场跟国家大剧院里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见了面。整个剧场座无虚席,掌声不断。应桂林市“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的号召,中国歌剧舞剧院携手桂林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将刘三姐的经典形象解构、重塑,江面行舟、云雾采茶、圩台对歌,在一场场精美的布景中,歌仙刘三姐伴随着桂林山水再一次征服了全国观众,演出的盛况还得到了央视《新闻联播》的聚焦。
广西是刘三姐的故乡,刘三姐的故事和民歌在桂林的山水之间、在中国的大地上广为流传。桂林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挖掘桂林浓厚的文化底蕴,希望重新打造“刘三姐”这一桂林乃至广西的文化名片。桂林市与中国歌剧舞剧院联合打造的民族歌剧《刘三姐》应运而生。不仅如此,以广西民歌为元素、以壮族文化为积淀的“刘三姐”,还是中华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代表。继承民族文化,传播民间艺术,反映人民生活,弘扬中国精神,是具有较高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舞台精品。
从唐代开始诞生的刘三姐传说,到上世纪60年代首次将刘三姐搬上银幕,到《印象·刘三姐》的实景演出,再到民族歌剧《刘三姐》的推出,在岁月的流逝中,通过用不同方式演绎壮乡歌仙刘三姐,别样的桂林山水文化一直在延绵不断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