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次耳闻叠彩山时,脑海中一直萦绕着状似欧美孤峰的清冷之感,实际到访后方知这里是地地道道的传统文化名山。因这里山石层层横断,酷似一匹匹锦缎堆叠而成,故得名叠彩山。唐代桂管观察使元晦《叠彩山记》云:“山以石文横布,彩翠相间,若叠彩然, 故以为名...
初次耳闻叠彩山时,脑海中一直萦绕着状似欧美孤峰的清冷之感,实际到访后方知这里是地地道道的传统文化名山。因这里山石层层横断,酷似一匹匹锦缎堆叠而成,故得名叠彩山。唐代桂管观察使元晦《叠彩山记》云:“山以石文横布,彩翠相间,若叠彩然, 故以为名。”
叠彩山,又名长寿山,滨临漓江,占地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叠彩山由明月峰、仙鹤峰、四望山、于越山组成,宏大伟岸的群山横亘于桂林市区。
转弯行至叠彩楼,身处其中遥望叠彩山,果真如叠彩山的名字一般,不同其他的山石,山石层层横断,体态奇特,叠彩层层,琳琅满目,它们像绸缎,层层相叠而成,最能领略“叠彩”之意。
走进叠彩山,迎面有一大青石碑竖立,这就是文明国内外的成仁碑,上书"常熟瞿忠宣、江陵张忠烈二公成仁处"。南明永历朝文渊阁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瞿式耜和兵部右侍郎张同敞率兵抗清,不幸兵败后,瞿、张二公于叠彩山就义成仁。道光庚子年(1840年),广西巡抚梁章钜在瞿、张二公就义处立碑,以示后人瞿、张二公坚贞不屈的精神,为祖国留下了令人起敬的胜迹,为江山生色。
叠彩山的正口,门前立有上海震旦学院与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的石像,马相伯先生享有"爱国老人"美誉,曾在风洞前的景风阁住了一年,因为他曾经说过在他100岁的时候一定要再爬叠彩山。1939年11月4日,马老在谅山病逝,终年100岁,这也是叠彩山叫"长寿山"的原因之一。
叠彩山中历代名人的摩崖石刻精美生动,是古人留给桂林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整个叠彩山的精华所在
岁月的刻刀未能改变石刻的样貌,人物的神态特征依稀可辨。以佛教石刻为主,叠彩山的时刻具有神态逼真、规模宏大的特点,以致千百年过后依然深受大家的欢迎与喜爱。
洞中马相伯先生的石刻同样引人注目。马相伯先生是复旦大学的创始人,他将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清朝的洋务事业,曾培养出蔡元培、于右任、邵力子等民国风云人物。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句话正应了人们登顶叠彩山的感受。当你站在高大巍峨的山峰时,眼中尽是鳞次栉比的栋栋房屋,殊不知,山下的人正留恋地望着叠彩山的堆缎叠锦。
"一面晴风四面山,望疑仙境在人间",多年前卞之琳写下《断章》,站在叠彩山顶,眺望桂林市的风景,布局谨慎,错落有致,全城景色尽收眼底。
叠彩山在桂林众多著名景点的光辉映衬下,虽然名气平平,却难掩其光芒,在当地人中口碑极佳。这里的美有一种岁月静好之感,温润如流正是桂林赋予叠彩山的脾性。
叠彩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桂林一带的山峰不似北方山脉那般雄壮豪迈,海拔相对较低,从山底走到山峰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很多人选择登山健身,登上山顶便可见一大石碑,上书“登山叠彩山,活到一百三”,大抵与人们经常登山锻炼分不开吧。
登至拿云亭,便来到了整座叠彩山的高潮部分。缘何有这种说法呢,因为放眼整个桂林恐怕再难找到比拿云亭更好的视角与方位来眺望全市。一弯漓江水,一座鼻象山,一座桂林市,尽在方寸之间体现有容乃大的广阔境界。(图/文 落榜进士)